一枝一叶总关情

浏览次数: 作者: 陈遗志 发布时间:2017-06-12

一枝一叶总关情

——市旅游外事侨务局机关干部大熊山扶贫侧记


“领导,我没有技术,怎么脱贫,政府怎么帮我啊?”

“哦,缺技术?你有什么想法,可以跟我们说说。”

“我丈夫40岁脑溢血早世了,家里剩下我和两个小孩,现在大的16了,小的也快11了,现在有点时间,想借着大熊山旅游东风,自己开个小餐馆,赚点小钱,但没技术啊。”

“想把菜炒得好点,这个问题好解决……”

一个朴实的脱贫要求在一场温暖的对话中迎刃而解。这是5月31日下午,市旅游外事侨务局局长廖志理带领局机关干部职工走访大熊山建档立卡贫困户陈彩云家中的一个剪影,一杯热茶,道出百群疾苦,一段走访,交一路远亲。

肖偌武,林场退下来的工人,有病在身,没工作,没房子,现在还租居在别人的房子里过日子。局长一行了解了这个情况后,来到肖偌武租住的房子里,“真穷啊,看到这一幕我心都酸酸的,忍不住拿出自己小小的心意,塞在他的手里。”

纪检组长陈应清扶的对象是陈美,一个十五岁初三学子,父母离异,现在跟着外公外婆过生活。家庭的不幸,是孩子心中永远的痛。“一定要好好学习,越是出身苦越有大出息,学习上、生活上的困难我们会帮到你的。”听话的孩子感动得连连点头。

第二天一早,大雨,大熊山上,廖志理局长安排各扶贫点分头行动。刘建华副局长冒雨前行,也顾不得全身被雨淋湿来到扶贫对象谢兹菊家里。77岁的老奶奶,再婚的老头早就离她而去,子女们为了生活各奔西东,如今一个老人孤苦地守着山沟沟里的光阴,沧桑的脸上流露出生活的无助和对脱贫致富的渴望。“陪伴才是最大的脱贫啊!”生活中总有几曲唱不出的来的歌,留在心里久久回荡……

家里有一个小小的农家乐,应该生活还不错吧。肖玲是贫困户的肖福元的女儿,自己不识字,只能用女儿作为扶贫的联系人。廖志理一行来到了他的家里,了解中,他两口有病在身,家里生意全凭他患腰椎病的老婆打理,一年收入也不多。办公室主任张语良在谈话中,掏出了钱包。“谢谢啊!”一句感谢的话,让雨下得更大。

同一个山沟,相隔一丘田后,陈记元、陈善锋、两弟兄,都是有名的贫困户。陈记元,老大,因病致贫,但还能养点蜂,一年下来,赚不了几百块钱,一家人围着山里过活,大儿子34了,如今对象还没有着落。这么穷的地方怎么能引来金凤凰啊,办公室刘红文认真地想着这个事,默默地记在心里。

陈善锋,老弟,因娶了一个精神有点问题的老婆,两个孩子一男一女都是他的事,他走到哪里,家就在哪里,为了生活,拖家带口去了温塘打工。规划产业科的陈遗志打了几个电话,才联系上他,从他的说话里,现实的生活已经把一个五尺的男儿活生生地击垮了。扶贫当扶心,赶紧加上微信,以便日后经常联系。

还有市场科杨佳的帮扶对象张贻常,一个36岁的女人,带着两孩子,守着一栋老房子,在大山里过着孤独的日子,男人去了远方,留给孩子全是泪水里的张望……

两天下来,25个扶贫脱困户,廖志理的日记本记了满满的一本。大熊山林场大礼村(工区)是原礼中村(工区)与原大熊村(工区)在今年初合并而更名,地处新化县大熊山林场原始次森林边缘,与安化接壤,属雪峰山脉北段中山地貌,最高海拔1622米,最低海拔270米,坡度在10-65°之间。土壤以山地黄壤为主,距娄底城区192公里,距新化县城97公里,距大熊山林场场部32公里,全区13个村民小组,278户,851人,党员22人,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96户,工区总面积约5.2万亩,其中林地面积约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99.09%,均属国家生态公益林;原礼中工区村民因分散居住在横向20多公里,纵向30多公里的原始次森林里,组与组、户与户之间要徒步几小时才能到达。俗话说:“看见屋,走得哭”,加之通讯、公路、电力不畅,却只能守望着富山过穷日子,靠挖药材、养蜂维持生计。

“穷是现实的问题,我们要面对问题,对症下药。”

“是的,我们要想尽方法,让这些贫困户脱掉贫困的帽子啊。”

“让他们学学技术,女的可以学厨师,小伙子可以让他们学开车,有了技术才有了饭碗。”

“当然,对于老人,只能给予金钱上的安慰啊,有了钱,也可以去买点东西。”

“脱贫要让他们思想上脱贫,一定要让小孩子读书,读好书,才是关键。”

……

是夜,廖志理局长组织的一场扶贫讨论会在大山中一片恬淡的蛙声里进行,一直讨论到凌晨大雨初歇,星光满天。(市旅游外事侨务局  陈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