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转型创新,发展现代农业
推进转型创新,发展现代农业
农业农村领域的转型创新要着力抓好产业发展、经营方式、服务体系、城乡结构等“四个方面”的转型创新。
1、着力抓好产业发展转型创新。进一步实现由粗放低效传统的粮猪型向优质、高效、现代的“接二连三”产业的转变,实现产业升级、三产融合,打造现代农业升级版。一是要调优品质。种养产业要调优,粮食生产要着力推广良种良法,养殖产业要突出黑猪、黑牛等特色优势产品的规模化生产,经作产业要着力突出果、蔬、茶等优质高效产品生产。要注重培育健康、安全产品,着力打造“三品一标”健康基地,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二是要拉长链条。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我市的农产品加工企业2015年达到1130家,家数多,但总体来看,知名品牌不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偏低。因此必须在十三五期间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由2015年的156亿元增长到320亿元,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由24家发展到50家,争取发展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通过扶持农产品加工的发展提升农业附加值,有效转变粮猪型传统结构,改变“谷子带皮”、“生猪带毛”的传统经营方式,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三是要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调优”、“拉长”的基础上,要实现农业与休闲旅游、农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等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农业“接二连三”。大力推广涟源市桥头河模式,通过生产、加工、园区协同发展推动融合发展。
2、着力抓好经营方式转型创新。进一步实现由小农生产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方式的转变,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农业的“谁来种田”、“谁来务农”的问题。首先要抓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通过促进有序流转,促进规模化经营。十三五期间,流转土地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比重要在2015年29%的基础上达到40%以上。增长10到15个百分点,以土地的流转促进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实现农村经营方式的转变。
3、抓好服务体系的转型创新。进一步实现由单纯依靠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向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多元服务相结合,专业服务与综合服务有机结合的新型农业服务体系转变,解决“谁来为农服务”的问题。如在粮食生产中,实行代翻耕、代育秧、代机插、代管水管肥、代病虫害防治、代机收、代烘干、代储存、代销售等“九代”,实现粮食生产全程代管,组建现代农业服务公司,“粮食银行”等,实现全程社会化服务。达到规模化推进、集约化约束、集团化结盟、数字化管理、标准化操作、机械化作业、多元化解难、区域化布局、专业化服务等“九化”。创新服务体系,降低管理成本,提升比较效益。
4、抓好城乡结构的转型创新。进一步实现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转变,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大力推广冷水江市统筹城乡发展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冷水江市在全省率先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造了全省样板,要总结推广先行先试经验,坚持规划同作、基础设施同建、产业同育、教育、医疗、网络、社保等公共资源共享、社会管理同治等“五同”同步进行,促进公共资源城乡均等。同时,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按照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宜居宜业的总体要求,达到省里“五美”的标准,既规划引领布局美、融合发展产业美、综合整治环境美、宜居宜游生活美、乡风文明风尚美,为“美丽娄底”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市农委:戴锋华)
推荐阅读
- 习近平: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 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生动局面
- 【大美娄底】海棠依旧 鸟语花香
- “我是一贯支持民营企业的”——习近平同志关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纪实
- 唐浩然到市直机关工委调研强调:坚决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 市民政局召开2024年度基层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暨2025年党建工作推进会
- 市委老干部局机关党支部开展“崇先进、守纪律、作表率”主题党日活动
- 以高质量机关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2024年度娄底市直单位党组(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议召开 蒋天海出席
- 习近平: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 涟源市古塘乡白竹岭村:党员赋能冬春训 传递温暖谱新篇
- 娄底市直机关工委召开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 习近平在辽宁本溪市考察调研
- 市直机关工委走访慰问因公牺牲党员家庭、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
- 市直机关工委赴帮扶村开展春节前走访慰问
- 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与会同志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