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优秀人才松绑 解决流而不动的瓶颈
为优秀人才松绑 解决流而不动的瓶颈
编制是人才流的命门。许多优秀的人才因受编制的限制,一辈子被限制在一个不适合他工作的岗位而发挥不了作用;有的被长期“借用”,十几年还解决不了编制;有些很适合某个岗位的人员,在干了多年的临时工后,本已相当成熟,正是发挥作用的时候,却为了一个编制,不得不丢掉热爱的工作,去干并不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一些编制内人员,并不适合某项工作,可是因为有编制、有级别,就被派为某个岗位的负责人,结果造成外行领导内行情况,制约甚至阻碍着某项事业的发展;有些优秀人才为了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抛弃编制或舍弃编制内的部分待遇,到自己喜爱的行业当一个临时工,造成职称评不上、身份不伦不类等种种尴尬情况。
以上种种情况,都会对优秀人才造成不利的心理影响和社会评价,不利于人尽其才,不利于社会管理,制约我们事业的发展。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一、对于娄底市范围内有正式编制,而处于非正常流动状态的人才,流动十年以上者,应该无条件调入现在的用人单位,并按实际工龄给予解决相应的行政级别;对于其因非正常流动而造成的耽误职称评聘的问题,应当特事特办,按实际工龄准予其申报相应职称。条件优异者,可破格申报职称。
二、对于娄底市范围以外的有正式编制而非正常流动到娄底的人才,被娄底市的单位以“劳务派遣”等名义用工达十年以上者,也应参照上述情况解决。
三、打破常规,大胆吸收体制外人才进入体制内。俗话说得好,“高手在民间”,我们的政策、编制、待遇等宜大胆地、开放地向部分“民间高手”开放,吸纳民间高手进行体制之内。比如获得过国家级奖项、承揽过国家级项目的民间高手,不论其身份如何、有无文凭,都可以吸纳到体制内来,政府为其提供更多的服务,让其为国家做更多更大的贡献。
四、吸引在京、津、沪、深、广的优秀娄底籍人才回娄工作。娄底有许多年轻、优秀的人才在外地工作,他们遍布各行各业。而娄底需要这类优秀人才服务的时候,往往只能求助于大城市的公司,要花大本钱。娄底可以用编制等有利条件“收编”一部分优秀人才回娄工作,这样可以缩短娄底与沿海城市之间的智慧距离。(市电视发射台:赵蕾)
推荐阅读
- 习近平: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 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生动局面
- 【大美娄底】海棠依旧 鸟语花香
- “我是一贯支持民营企业的”——习近平同志关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纪实
- 唐浩然到市直机关工委调研强调:坚决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 市民政局召开2024年度基层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暨2025年党建工作推进会
- 市委老干部局机关党支部开展“崇先进、守纪律、作表率”主题党日活动
- 以高质量机关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2024年度娄底市直单位党组(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议召开 蒋天海出席
- 习近平: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 涟源市古塘乡白竹岭村:党员赋能冬春训 传递温暖谱新篇
- 娄底市直机关工委召开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 习近平在辽宁本溪市考察调研
- 市直机关工委走访慰问因公牺牲党员家庭、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
- 市直机关工委赴帮扶村开展春节前走访慰问
- 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与会同志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