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开放大讨论理论文章 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创新发展初探

浏览次数: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8-11

创新开放大讨论理论文章 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创新发展初探


老干部工作是党的组织工作和中国特色干部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党的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承载着党中央关心爱护广大老同志的重要任务,是党的建设的特色。去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要主动适应“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人口老龄化的新形势,科学应对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新变化,全力以赴做好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推进老干部工作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是摆在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

一、以清醒的认识把握老干部工作形势变化

当前,老干部工作面临的外部环境和自身情况发生深刻变化,具体表现在:一是老干部工作顶层设计有新变化,转型发展的任务艰巨。中央、省委有关文件对老干部工作提出了“四个更加注重”的要求,即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引导工作、更加注重发挥离退休干部的独特优势、更加注重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更加注重加强对离退休干部工作的领导。如何精准把握“四个更加注重”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的关键。二是离退休干部队伍结构有新变化,全市离休干部年龄逐年增加,发病率逐年提高,人数逐年减少,整体进入了更高年龄、更高发病期的“后双高期”,走不动、出不来、看不见、听不清的越来越多,“空巢”、独居、生活不能自理人员越来越多。老干部门的服务对象由以离休干部为主向以退休干部为主转变,服务对象逐年增加,离休干部的服务工作强度逐年增大。三是离退休干部社会需求有新变化,随着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我市离退休干部的思想状况日趋活跃和复杂,对政治、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更加突出,活动方式越来越多样,人户分离、住所多变、外出频繁的情况越来越多,原来的集中服务、上门服务、定点服务方式以及以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为主的工作模式很难满足时代需求,需要及时调整。原有的机构编制、工作经费、老干部学习活动场地、服务车辆配备等已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需要加强保障力度。四是老龄化社会服务要求有新变化,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快对老干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干部工作必须与老龄工作相对接,互融推进,并为老龄事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因此,必须切实转变工作理念,由原来的以被动服务为主逐步向服务管理并重转变,以落实政策、搞好定点服务为主逐步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好老干工作、领航老龄事业等方面转变。

二、以过硬的举措推进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

当前老干部工作面临机遇和挑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不断强化工作举措,精准发力工作重点,推动老干部工作实现“四化”。

(一)推动学习教育经常化。认真抓好离退休干部的经常性学习教育,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通过给离退休干部党员免费订阅《学习参考》、《老年人》、《书画精萃》等学习资料,举办离退休干部专题培训班等方式,认真组织和督促离退休干部系统学习马列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以及党中央关于老干部工作的新政策和新要求,切实把离退休干部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认真落实老干部阅读文件、听重要报告、参加重要会议和重要政治活动等制度,组织老同志参观工农业生产、新农村建设、重大项目现场,定期举办形势报告会、市情通报会等,使老同志充分了解市情和改革发展进程,引导老干部支持市委市政府推动改革发展的举措和肯定推动转型升级的成效。

(二)推动组织管理科学化。把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列入全市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列入党政正职党建述职的内容。建立离退休干部党工委,配齐配强党工委班子和专职党务工作者,加强对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指导。督促指导有3名(含)以上离退休干部党员的单位成立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在离退休干部集中居住地、活动学习场所、兴趣爱好团体、社团组织中建立基层党组织或者临时党组织。完善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出台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工作补贴制度,把离退休党组织书记培训列入组织部门培训计划。建立健全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党费留成使用管理办法》等工作制度,实现离退休党支部各项活动规范化、制度化。

(三)推动平台建设标准化。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平台,为老干部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将老干部(老年)活动中心、老干部(老年)大学建设纳入公益类文化事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市县两级重点项目建设范围,予以重点支持和重点推进。进一步建强涉老组织平台,在场地、经费等方面足额保障,引导各涉老组织开展以“展示阳光心态、体验美好生活、畅谈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活动,鼓励老同志在传承党的优良作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良家风、关心教育青少年、开展法治宣传、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传播正能量。进一步夯实老干部工作宣传平台,举办骨干网宣员培训班,鼓励老同志在主要媒体网站积极发声,不断扩大网络舆论阵地。通过在报纸杂志、网络电视等媒体开设专栏,不断加大对老干部工作情况的宣传,大力营造重视老干部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推动服务管理精细化。不断巩固“三个机制”,逐步提高离休干部离休费和公用经费、特需经费标准。做好改制企业离休干部、建国初期参加革命工作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规范易地安置离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做好离退休干部的年度健康体检、春节慰问、生日祝寿、生病住院、过世吊唁、信访等工作。建立老干部特困帮扶机制,市县两级财政将帮扶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根据实际情况逐年增加。完善审批发放制度,为身患残疾、配偶子女无固定收入的老干部解决实际困难。开展系列亲情服务活动,组织老干部工作者与离休干部、困难退休干部开展结对联系帮扶,做到每周有电话联系、每月有上门走访,随时全面掌握服务对象的状况,提供个性化服务。不断创新服务方式,针对离退休干部年高体弱的实际情况和“空巢”、独居老人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购买社区服务和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等方式,为老干部提供经常性家政服务、常规性医疗服务、定期性精神慰藉服务、特困帮扶服务和多元化学习活动服务,让广大离退休干部安享幸福晚年。(市老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