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科技强市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娄底科技强市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娄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要实现“创新发展、开放崛起”战略目标,加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尤为重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把科技创新与科技普及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最终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而就我市而言,要实现科技强市目标,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提高创新开放意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必须入脑入心,不管是决策者还是执行者都要从内心深处树立创新思维,提高创新开放意识,真正把创新作为一种理念成为潜意识,才能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尤其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决策者必须提高创新开放意识,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
二、改进创新方法和手段。创新就是打破固有思维,别出心裁,凭经验和老一套是不能创新的。因此,创新者需要不断改进创新方法和手段。就娄底的科技创新而言,规模以上企业相对不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等等原因,导致我市企业全过程创新能力较弱,成效不明显,那么我们应该多注重模仿创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引进吸收,实现二次创新,降低创新成本,缩短研发时间,把国外已公开而没有在国内申请专利保护的科技专利信息加工吸收,实现二次创新,从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培育创新型人才队伍。创新需要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一方面我们要引进人才,另一方面必须培育人才,打造一支稳定的创新人才队伍,有序推进科技创新。我认为目前娄底应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在留住人才、发挥人才作用方面给予更多更好的便利。尤其是院士、专家及其团队在培育本土科研人才方面更加重视起来,在娄底智库建设方面下功夫,发挥本土高校、科研院所的智力优势,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培养造就本土人才队伍。
四、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科技创新需要政策扶持,市委市政府应该与时俱进科学决策,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全社会创新热情,激发创新活力,营造创新氛围,搭建创新平台,鼓励科技专家及其团队骨干向企业集聚,获取技术转移转让报酬,敢于为创新者担责,发挥好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和科研院所智力支撑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五、推进科普信息化、产业化、现代化。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创新驱动发展的两翼,科学普及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必须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目前我市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弱,还没有综合性科普场馆,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科普工作。市委市政府应该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充分整合互联网资源,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尤其是“科普中国”、“ 科普湖南”等平台的落地应用,有计划地培育和引进科普产业,推动科普产业化发展,从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序实现科普现代化。(市科协 王鹏文)
推荐阅读
- 习近平: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 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生动局面
- 【大美娄底】海棠依旧 鸟语花香
- “我是一贯支持民营企业的”——习近平同志关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纪实
- 唐浩然到市直机关工委调研强调:坚决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 市民政局召开2024年度基层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暨2025年党建工作推进会
- 市委老干部局机关党支部开展“崇先进、守纪律、作表率”主题党日活动
- 以高质量机关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2024年度娄底市直单位党组(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议召开 蒋天海出席
- 习近平: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 涟源市古塘乡白竹岭村:党员赋能冬春训 传递温暖谱新篇
- 娄底市直机关工委召开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 习近平在辽宁本溪市考察调研
- 市直机关工委走访慰问因公牺牲党员家庭、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
- 市直机关工委赴帮扶村开展春节前走访慰问
- 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与会同志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