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党建、建机制、抓落实 娄底市供销社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工作

浏览次数:4325 作者: 张志伟 发布时间:2022-08-04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关乎村民健康、关乎村庄形象、关乎产业发展、关乎民生福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仗。娄底市供销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根据市委、市人民政府统一安排,紧扣《娄底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文件精神,以“党建+业务”融合发展为契机,创建“绿色供销”为抓手,立足工作实际,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低值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回收处理工作,着力构建现代化供销社系统回收网络体系,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统一思想,强化组织保障。今年以来,市供销社党组认真贯彻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会议精神和决策部署,坚持高位推进,强化顶层设计。以三个“第一时间”落实好各项工作,第一时间召开工作调度会,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工作列为重点工作。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确保工作落实责任到岗,具体到人。第一时间制定实施方案,健全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服务、强化考核监督,全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落地生效。

建章立制,筑牢制度根基。对照《娄底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文件精神,结合供销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实际,制定出台《娄底市供销合作联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以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减量控害、再生资源网络体系提升为重点,形成村有回收网点、县有集散中心、市有再生资源产业园(基地)的三级网络体系,持续推进供销合作社再生资源企业逐步由“废品买卖型”向“环境服务型”转型升级。持续加大农村生活垃圾低值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回收力度和效率,截至6月底,全市累计回收低值可回收物11619.31吨、有害垃圾22.03吨。

融合发展,延伸服务链条。因地制宜,逐步实现“前端分类体系与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两网融合,有效降低行政成本、破解“九龙治水”困局、提升各项工作高效运转,促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中端转运和末端处理一体化建设。市社安排业务骨干,指导娄星区供销社结合基层实际,积极探索实践,主动承担起前端分类工作任务,将我市“三次多分法”模式实现全链条贯通。工作承接以来,娄星区任务完成率始终保持全市第一,分类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再生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截至6月底,3300吨年度任务(低值可回收物),已完成68%。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有效避免牵头部门陷入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窘境。

压实责任,发挥监管职能。一是按照《关于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明确各级各部门年度减量任务和分类标准,形成季度调度督查机制。同时,为促进供销社系统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落地见效,配套出台《娄底市供销合作联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考评办法》,围绕重点任务目标逐项分解落实,逐级压实责任,力促工作推进实现“分阶段、有目标、见成效”的目的。二是下沉基层,常态化开展督导检查。配合市整治提升办,组织开展今年一二季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考评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实现以考促进。同时,市社主要领导带队对五个县市区集散中心“三化”建设和“两网融合”推进等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市供销社 张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