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供销合作优势 抓好优化营商环境

浏览次数: 作者: 张志伟 发布时间:2023-07-07

       今年以来,娄底市供销社发挥自身优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将其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主线,发挥党建引领,激励机关党员干部,以“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为抓手,不断增强“为农”服务本领,多措并举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走深走实。

“供”农资集采集配服务。构建“三位一体”农资供应模式,以粮食安全为己任,优化涉农企业营商环境。

市供销社系统充分发挥传统流通体系优势,为农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农资服务,切实做好农资储备和市场分析研判,发挥好淡储的“蓄水池”“稳定器”作用,有效防范化解风险,保障粮食安全,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新化县作为农业大县,解决好农资供应是保障粮食安全、确保粮食丰收的关键和基础。为此,新化县供销社探索出一套适宜本地农业良性发展的“三位一体”(生产、供销、信用)农资供应模式。粮食生产企业作为实施载体。由湖南省紫鹊界国梁米业牵头联合228家专业合作社成立联合体,形成“1+N”运作模式,统筹开展农资集采集配、粮食生产加工、品牌营销打造等业务。供销社搭建供需平台。供销社根据联合体的农资需求,与史丹利等正规农资供应商联系,跳过中间商,实地考察了解后,直接与厂家建立合作关系,在保障质量的基础上,降低中间差价,让利于民。金融机构进行信用担保。破解农资供应资金难题,由新化县供销社背书,通过与农业银行对接合作,与农资厂家直接建立联系,实行专款专用。目前已授信“农资贷”专款400万,解决了农资资金分散授信和回笼慢的难题。优化涉农主体营商环境,增加种粮收益,提高种粮积极性,为打赢粮食安全保卫战打下了坚实基础。

1630499426.jpg 

“供”本地优质农产品。成立系统农产品联盟,以“供销优品”为根基,优化农产品销售营商环境。

有效破解本地优质农产品“卖难”,让城市居民吃上放心、健康优质农产品,畅通优质农产品供给与消费渠道,助力优化农产品销售营商环境。市供销社系统联合4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层社、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立市农合会经果林种植联盟小组和粮食种植联盟小组,紧密联系、抱团发展。建立“供销优品”精品推介模式,即联盟小组成员单位自行推荐、县市区供销社现场初步审核、市供销社最终审定,通过严格把关、层层筛选,保障农产品品质。目前,“供销优品”已覆盖黄桃、蜜柚、茶油、红橘、葡萄、辣椒、黄精、大米、五色糙米等本地优质农产品30余个品种,极大的满足了城市居民多元化的生活需求。

 1746005683.jpg

“供”农业社会化服务。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以“强基强能”为抓手,优化农村基层社营商环境。

基层社是参与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力量,也是实施优化乡村营商环境的关键载体。今年以来,市供销系统全力推动实施强基强能工程,因地制宜发展基层社,打造基层社示范社。如冷水江市在现有的冷水江三尖镇供销合作社基础上巩固提升,拓展服务领域,充实服务功能,有效提升了该基层社的综合实力;涟源依托原有资源,以及此次土地托管项目,新发展了龙塘、渡头塘两家基层社;新化依托大型粮食加工销售型企业湖南紫鹊界国梁米业,进一步提升了乡镇基层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的能力。

522109822.jpg 

“供”宜居宜业和美环境。巩固提升再生资源服务体系,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优化农村发展营商环境。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升农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市供销社系统在行动。作为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工作的实施主体,供销社回收处理网络体系,已实现全市1924个行政村回收服务全覆盖,低值可回收物累计资源化利用7.4万吨,有害垃圾累计无害化处理201.68吨(其中:农药包装废弃物115吨),每年农村生活垃圾总量的60%约8万吨可沤肥垃圾实现就地处理,80%的农村生活垃圾告别焚烧或填埋处理方式。在不断巩固回收服务网络体系和行业监督指导体系的基础上,聚焦新发展阶段,把握新发展理念,擘画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蓝图,向“五大拓展”延伸,打造娄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升级版,构建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大合作大联盟大服务格局,以优美乡村环境,优化农村发展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涉农企业和技术人才扎根在农村大地上。

 196988564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