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机关事业单位通讯员的几点体会

浏览次数: 作者: 廖永华 发布时间:2023-11-14

笔者是一名基层资深“通讯员”,多年的工作经历,让我对当好机关事业单位通讯员有了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要有工作热情

有句话说的好,爱好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动力之源。要当好一名通讯员,首先要有对宣传工作的热爱,有创作的热情。基层通讯员,大多是兼职,白天工作,晚上加班熬夜写稿是“家常便饭”。所以保持“热情”是当好一名合格通讯员基本前提。

通讯员的基本职责就是写稿子,只有多写,才能积累经验,做到熟能生巧;只有多写,才能掌握规律,找到窍门。但要做到这个“多写”其实是不容易的。看上去似乎简单、轻松的“通讯员”工作,其实是相当费神、费力、费心的工作,说它是一个“枯燥”的工作其实也不为过,没有一种苦中作乐的精神,做不到“稿件虐我千百遍、我视稿件如初恋”的爱,就很难耐得住这份煎熬,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之中。只有对通讯员工作爱得深沉,才能保持写作的热情。

二、要能不断“折腾”

做好一个新时期的通讯员,要有一颗爱折腾的心,要不断尝试使用新工具、解锁新技能,需要我们通讯员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去实践。通俗一点讲,就是需要我们不断的折腾。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通讯员的工作也进入了数字化时代,进入了融媒体时代。现在的宣传工作已不再是单纯的写个文字稿那么简单了,已经演变成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不但要有文字,还要有图片、有音频、有视频。所以我们的通讯员不但要会写稿,还要会拍摄,会剪辑,所谓十八般武节,不要求你样样精通,但至少样样都得会。

因为新闻稿件的创作,本身就是一个折腾的过程。尤其我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每年都有很多常规性的工作,有一些工作可能每年都是一样的。需要我们立足于新,从稿件的立意、稿件的形式做新的尝试和调整。

三、要提高思想站位

我们有的通讯员认为,自己的单位或者说部门不大,职责不多,工作单一,没那么多新闻可写,更写不出什么大新闻,大稿件。作为通讯员的稿件,报道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本单位的或与本单位有关的,从客观上来说,确实存在报道题材比较小,报道面比较窄的不足,如果只是简单的就事论事,就工作谈工作,确实很难写出有份量的稿子。正因为如此,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比较高的站位。要善于提炼主题,突出重点和特色。需要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深思熟虑,把本单位报道与国家的宏观形势联系起来,与当前省市工作的重点有机结合起来,把自身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找出来,准确表达出来,这样,你的稿件就会有血有肉,有高度,有份量。

所以说,不是只有大单位和行政级别高的地方才有新闻可写,小单位就从小处入手,感人的人、感人的事往往都在最基层,都是最普通的人,他们可能更有故事。所谓稿件的大小,并不是以你单位的大小,职责的大小来衡量的,而是在于你的着眼点,你的站位。

四、要提升创作水平

要想当好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通讯员,一是要不断学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提升了自己的思想高度和政治理论素养,让作品具有思想性。二是要同大时代同频共振,熟悉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让宣传工作服务好中心工作,让作品主题鲜明,内容充实。三是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善于捕捉新闻信息,能够快速反应,及时报道本单位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让作品有时效性。四是熟悉本单位的工作职责,具有较强的沟通、交流和协调能力,能够把身边的凡人小事写出彩,让作品有可读性。

个人认为,新闻写作没有秘诀,只有口诀,也就是“记者的四力”——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其实,这个要求,对于通讯员来说也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