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全面深改精心呵护绿水青山
新华网评:全面深改精心呵护绿水青山
近日,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六集《守住绿水青山》播出。本集聚焦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兴则文明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重要论述出发,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些年来,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一项事关全面小康、事关发展全局刻不容缓的工作。2015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几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快、成效大、百姓获得感强,一个又一个积极变化在人们的生活中悄然发生,绿水青山越来越从梦想照进现实。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推动绿色发展,必须先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文件先后出台,推动着各地切实把生态文明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通过绿色发展不断地提高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努力培养低碳循环的方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绿色发展需要“行动队”,而不是“清谈馆”。中央环保督察组相继进驻23个省区市,问责人数超过万人;倡导绿色生活、低碳生活理念,积极推行光盘行动、减塑行动、垃圾分类、绿色循环等活动,大众环境保护意识不断高涨。再加上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等等,都明确表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已经在神州大地不断深入推进,绿色画卷在五湖四海正徐徐展开。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必须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几年来,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和环境资源管理制度,实施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制定修改的法律就有十几部之多,其中新制定和修改幅度较大的法律有6部,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生态保护筑牢了制度保障,明确了绿色发展底线和生态文明红线。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而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已形成了全面铺开、点上突破、上下互动、统筹推进的良好局面,但我国总体上仍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必须继续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绿色发展保持经济增速,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也为中华民族赢得永续发展坚实基础。(转自新华网)
推荐阅读
- 习近平: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 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生动局面
- 【大美娄底】海棠依旧 鸟语花香
- “我是一贯支持民营企业的”——习近平同志关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纪实
- 唐浩然到市直机关工委调研强调:坚决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 市民政局召开2024年度基层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暨2025年党建工作推进会
- 市委老干部局机关党支部开展“崇先进、守纪律、作表率”主题党日活动
- 以高质量机关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2024年度娄底市直单位党组(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议召开 蒋天海出席
- 习近平: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 涟源市古塘乡白竹岭村:党员赋能冬春训 传递温暖谱新篇
- 娄底市直机关工委召开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 习近平在辽宁本溪市考察调研
- 市直机关工委走访慰问因公牺牲党员家庭、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
- 市直机关工委赴帮扶村开展春节前走访慰问
- 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与会同志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