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凝聚前行的力量——观电影《半条棉被》有感

浏览次数: 作者: 戴晓梅 发布时间:2020-10-01

近来因习近平总书记湖南考察调研一行,80多年前发生在郴州汝城沙洲村“半条棉被”的真实红色经典故事再次在中华大地传颂,继而被搬上荧幕,再现了当年那段血雨腥风却又感人肺腑的历史。

1601566002.jpg

雨像是这部影片的一条明线,一直在牵着每一个细节,揪着每一个人心。一场哗哗啦啦的大雨拉开了整个故事情节,三个女红军在秋风冷雨里等待大部队,饥寒交迫,前途渺茫,生死未卜......看到这不歇的雨,看到这受伤的女战士,我感到了一阵阵寒意。然而随着剧情和画面的推进,我的心里融入了更多的温暖,让我感动、让人奋进!

1601566019.jpg

一把钥匙温暖三颗心。破旧简陋的老屋,家徒四壁的贫困,一把铜锁隔成两个世界。忽然,一把钥匙从门缝里悄悄塞了出来,屋里屋外两个世界瞬间合二为一,三位女红军与一位裹脚的年轻妈妈自此开启了相互认识、相互接受并惺惺相惜的互爱之旅,这是一场带爱的充满温情温暖的心灵旅程。正是因为这个开始,才有了后来广泛的、坚强有力的民心支持。

一缕阳光温暖整座城。万恶的旧社会滋生了那么多深重的苦难灾难,民不聊生,但影片的几个细节处理得很温婉,富有诗意。红军小分队在前线为天下劳苦大众的解放、安宁和幸福流血拼命,老百姓在后方自发集会,用最原始最简单的方式为最可爱最可敬的人祈祷祝福。前线那么残酷那么冰冷那么无情,是血泪是厮杀是死亡。然而我们的大后方是那么的坚实宽厚,因为那里有老百姓用小米红薯筑就的钢铁长城,有亿万民众用心用情垒起的防御工事,坚不可摧,势不可挡。乌云总要被拨开,大雨总要被叫停,老百姓转过身,阳光在风雨之后格外耀眼亮目,天空是那样纯净辽阔高远,那是充满希望的阳光,终将温暖整座城。

一床棉被温暖几代人。这床棉被是女红军董秀云结婚时唯一的礼物,也是她最珍爱的东西,更是她和韩玉山爱情的见证。这床棉被一直跟随着她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当董秀云看到徐解秀儿子在凄风冷雨中瑟瑟发抖时,她用这条棉被严实地裹着孩子,用爱温暖着漏雨的破房子。而当董秀云这支红军小分队临危受命要去保护大部队时,董秀云和徐解秀因为棉被的去留发生了“争执”。把温暖留下还是带走?秀云拿起了剪刀,把一条被子一分为二,每家半条。这就是“半条棉被”的来由,它温暖的不仅是徐家,它温暖的是整个民心,整个中国,整整一代人几代人。

整个影片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两个字——温暖。我想,温暖应该是世间通用的最美的名片,它可以散热发光、它可以养精蓄锐、它可以正心强体、它可以明智定向。正是因为温暖,我们才能集聚大众的力量,打倒和推翻一切邪恶和黑暗,战胜所有的苦难和不幸。因为温暖,所以人心生爱、人间有爱、人人传爱,如此往复循环,人类社会才生生不息、越挫越勇、奋勇向前。(市纪委监委  戴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