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 推动地方外事工作高质量发展——学习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几点体会

浏览次数: 作者: 吴德华 发布时间:2020-11-02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指导我们科学研判国际形势、提升谋划能力、扎实做好对外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总体框架和核心要义,概括起来是“十个坚持”:一是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二是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三是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四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增强战略自信;五是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六是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七是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八是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九是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十是坚持以对外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习近平外交思想明确了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的使命、总目标、重点任务和必须坚持的一系列方针原则,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本质要求、内在规律和前进方向。对于指导我们科学研判国际形势、提升思想认识,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地方外事工作是党和国家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对外交往合作、促进地方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在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集中统一领导下,统筹做好地方外事工作,从全局高度集中调度、合理配置各地资源,有目标、有步骤推进相关工作。”(《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三卷P425)如何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推动地方外事工作高质量发展,我认为,着重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在开放视野、着眼全局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更宽广的世界眼光、更宏大的战略抱负,胸怀祖国,兼济天下,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深化全方位外交布局,拓球伙伴关系网,不断扩大我国的‘朋友圈’。”(《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三卷P206)地方外事工作也要开放视野、全眼全局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提高做好外事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主动性。顺应形势发展,努力实现工作格局、工作重心、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和服务对象的“五大转变”:一是要推动工作格局的转变。要从全市对外开放思维向全国对外开放的思维转变,切实增强国际形势分析能力,具有世界的眼光、胸怀祖国的情怀,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形成“一盘棋”的工作格局;二是推动外事工作重心的转变。自觉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更加贴近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积极、主动、深入地投入到经济工作中去,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三是推动工作方式的转变,由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间接服务转变为间接、直接服务并重,在更高层次上为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服务;四是推动工作内容的转变,由专外事转到大外事,努力使外事部门成为党委政府对外工作的智囊团、涉外事务的协调部、对外交流的礼宾司、开放战略的研究室和“国际公关部”;五是推动服务对象的转变,由单一转向为全社会服务,努力为县市区、市直、开发区、各类企业、院校等做好服务。

二、在推进开放、提升质量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将继续扩大开放、加强合作,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三卷P193-194)要坚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把外事工作与海外联系的优势同经济部门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推动外事工作与经济工作同频共振,共同发展。一是为“请进来”牵线搭桥。要及时正确分析判断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顺时应势,突出重点,精心构筑引资引智平台,配合有关部门举办重大招商引资、招贤引智活动,做好牵线搭桥、收集和传递信息工作,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二是为“走出去”保驾护航。中国驻外使领馆遍布世界各地,熟悉所在国家和地区的国别政策,信息灵通。可以通过驻外领事馆为企业提供必要的协助,减少企业“走出去”的盲目性,提高“走出去”的成功率。保护中国境外机构和人员合法权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应急处理机制,与中国驻外使领馆密切合作,加大海外领事保护力度,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对我境外机构和人员的安全和权益的伤害,为实施“走出去”企业提供安全保障。

三、在统筹资源、搭建平台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开拓市场上下功夫,搭建更多贸易促进平台,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到沿线国家开展投资合作,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注重贸易平衡。要推动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旅游、卫生、考古等领域交流蓬勃开展,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开展卓有成效的民生援助。”(《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三卷P488)外事工作要善于借力发挥,借梯登高,借势而为。这就需要整合资源,凝聚力量,构建各尽所能、协调联动的对外工作的新机制,构筑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工作的大平台。一是打造地方对外交往的平台。改变“重建立、轻来往”的观念,把“友城”工作作为扩大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抓手,适时举行系列活动,扩大地方国际友城交流合作成果;二是打造外事信息服务的平台。当前,国际形势和各国的政情、社情、商情等复杂多变,充分利用对外交往渠道广,注意整合信息资源,配合党与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开展国际调研,为开展对外合作交流提供咨询服务,给本地区对外开放提出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树立外事资源共享的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建立信息通道,构建外事部门信息互通平台,通过外事资源的共享而达到各方共赢的效果;三是打造对外宣传的平台。深入研究外宣工作特点和规律,拓宽思路,讲求科学,以现代化和国际通用手段,用国外公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全面客观地向世界介绍地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宣传本地的区位、产业和服务优势,为扩大对外开放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机遇,使他们能够正言、客观地报道本地区的发展状况,提高本地的国际知名度,为本地区对外交流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四、在强化保障、形成合力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外事工作,要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能力,推进对外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外事工作队伍建设,抓好重点工作的推进、检查、督办,确保党中央对外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三卷P425)地方外事工作也要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能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执行党中央的对外方针政策和外事工作规章制度,在授权范围内开展外事工作,重大外事事项必须按程序报,同时,县市区外事工作是全市外事工作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全市外事事业发展的主体力量。只有市县互动,整体推动,才能加快全市外事事业发展步伐。一是要上下联动。形成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协调发展、整体推动的全市“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外交部已经启动对地方外事工作支持的大型推介活动和工作安排,我们将对各县市区各部门的大型活动和重点工作给予支持,加强对基层工作的调研力度。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给基层外事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二是要分类指导。当前各地外事工作发展很不平衡,发展水平差别较大。因此,实行分类指导尤为重要。我们要根据各地对外开放程度和发展需求的特点,分门别类予以指导和支持,活跃各地对外交往,提升各地外事工作水平。要依托现有产业优势和地缘优势,积极寻求与其具有互补性、相近性的新的伙伴缔结为友好城市;对没有友城的县市,要加大帮扶和指导,助其实现“零”的突破;要指导有条件的县市区积极物色国外相关城市,开展国际城市间的交往合作。(市委第一副秘书长  吴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