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抗“疫” 真爱如“歌”
近日,笔者在微信朋友圈刷到这样一条信息:要不就是整夜不归,要不就是回家睡两三个小时,好不容易睡着,电话铃声就响了,每天深夜都是这样。用一组拟声词来形容是这样的:“叮铃铃”两声、“嘀嘀咕咕”几句、“悉悉索索”穿衣服、“啪嗒啪嗒”几个脚步声、“嘭”的一声关门,然后归于平静。我现在一到半夜就睡不着,就在那里焦虑,既害怕老公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又像是在等着这个电话铃声响起……
这是一个微信好友在朋友圈发的一条日常,虽然表达的是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个人的生活感触,从点到面,却也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娄底疾控人在这次疫情防控中的工作状态。这个微信名叫“红红”的微信好友在生活中接触不多,只能说是稍有了解。知道她们家两口子都在娄底市疾控中心工作,她姓肖,在职防医院检验科工作,她老公刘曙光是急传科主任。
这一组拟声词,看似“吐槽”,实则饱含深情,真爱“如歌”。这些“叮铃铃”的电话声,“嘀嘀咕咕”的说话声,“悉悉索索”穿衣声,“啪嗒啪嗒”的脚步声,“嘭”的关门声,不只是“响”在肖女士的耳里,也“响”在她的心里,因为同为疾控人,她更了解她老公的工作性质,工作职责和工作压力,对他工作的艰辛也更能感同身受。这些“声音”所传递的,是她对自己的亲人,在疫情防控中夜以继日艰辛工作的担心和爱,其实也是对所有疾控人的担心和爱。
这一组拟声词,传递出了肖女士对亲人、对同事的担心和爱。换一个角度,所传递的,何尝又不是所有疾控人、所有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用尽全力,甚至用生命,保卫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的爱和付出。这一个个“音符”组成的,既是一首包含深情的真爱之“歌”,也是千千万万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的战斗“进行曲”。
3月30日下午,成都东至上海虹桥G2190次列车因一名列车长被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紧急停靠娄底高铁南站展开闭环转运和隔离医学观察,一次性闭环转运整列高铁乘客581名高铁乘客,这是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娄底没有经历过的大考。尤其是4月6日,娄底市娄星区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划定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并进行全员核酸检测以来,无论工作量还是工作压力都是前所未有的。这段时间,刘曙光差不多是天天以办公室为家,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而其实,他的工作状态,也正是所有千千万万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疾控人、医务工作人员的真实写照。在这段时间里,有多少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的家里会上演“拟声词”的故事。
有声时,真爱“如歌”,无声时,真爱“之歌”更动人。2021年8月,张家界疫情严峻,刘曙光主动请缨,带领娄底疾控系统流调专家队支援张家界并圆满完成任务,为了战胜疫情,他们连“拟声词”都省了。这次支援娄星区(中心城区)、娄底经开区进行区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的,有1000余名医务人员来自省内各市州、市内各县市,还有省城专家,他们也一样把“拟声词”都省了。为守护平安娄底,携爱出征,与娄底中心城区白衣战士携手作战,以最快的时间、最优的效率,完成两轮区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595668人份、658694人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正是他们的全力以赴,为人民群众筑起了疫情防控安全的铜墙铁壁。
不管是“有声”还是“无声”,都是真情的传递、真爱的表达。只要我们用这种“有声”的节拍或“无声”的旋律,谱写出一首同心抗“疫”的“战歌”,就一定能够奏响抗疫胜利的“凯歌”。
推荐阅读
- 习近平: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 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生动局面
- 【大美娄底】海棠依旧 鸟语花香
- “我是一贯支持民营企业的”——习近平同志关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纪实
- 唐浩然到市直机关工委调研强调:坚决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 市民政局召开2024年度基层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暨2025年党建工作推进会
- 市委老干部局机关党支部开展“崇先进、守纪律、作表率”主题党日活动
- 以高质量机关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2024年度娄底市直单位党组(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议召开 蒋天海出席
- 习近平: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 涟源市古塘乡白竹岭村:党员赋能冬春训 传递温暖谱新篇
- 娄底市直机关工委召开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 习近平在辽宁本溪市考察调研
- 市直机关工委走访慰问因公牺牲党员家庭、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
- 市直机关工委赴帮扶村开展春节前走访慰问
- 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与会同志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