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为鉴、廉洁自律

浏览次数: 作者: 邱美云 发布时间:2022-04-14

 近日,市风景园林中心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分批观看了《警钟2》廉政教育警示片。通过这次廉政教育的学习, 使我更加深刻地懂得反腐倡廉的重大意义,特别是对这样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活生生的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使我感触颇深。以案为鉴,廉洁自律才是保护自己最好的盔甲和防线。          

 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近年来,很多被查处的腐败分子虽然职务各有高低、年龄差别较大、学历层次不等,走向犯罪道路的心路历程也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能正确看待个人名利得失,小洞不补,大洞吃苦。龚新连、贺汉洪这些反面的案例貌似小贪,其实影响巨大,不仅是上梁不正下梁歪,造成群体坍塌式的腐败,也使我们再一次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应该时刻牢记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正确对待名利,从司空见惯的小事和小节抓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很多黄大生那样的大贪官都是从小贪开始一步步走向深渊的。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切实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首先,要从思想上筑牢防线。任何腐化、腐败行为都是从思想的蜕化开始的,都有一个思想演变的过程。因此,把牢思想这一关是最有效的预防,加强思想教育也是反腐倡廉的根本之策,要认识到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为民造福,用不好也能为自己造“罪”。

 其次,行动上要做到从严自律,管住自己。当前市场经济的趋利性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价值观不断充斥人们的思想,贫富差距随之拉大,但越是在这种形势下,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越要从方方面面严格要求自己。公职人员稍有不慎,就可能犯错误、栽跟头。“常在河边走,难得不湿鞋”,就是要时时刻刻谨小慎微。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在大事上一定要泾渭分明,小节上时刻从严把握,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脑子里要有明确的界限。富兰克林用他的小黑点牢记住了各种做人处事的道理,他每日不忘反省,随时也不忘自律,他将缺点视为敌人并去积极克服它,他随时随地都在思考,自己的言行是否得体,这种做法是否礼貌,周恩来自制纸镜子,让自己每日记住行必端,言必正。周总理对自己的高要求使人望尘莫及,而他这种自律的精神则是更加令人敬佩,自律就如一面镜子,时刻让自己清醒,时刻让自己注意自己的行为,它反映出自己的不足并配合改正,它有如土壤一般,滋养自己,使人生这棵大树枝繁叶茂,也是自己迅速进步,直奔成功的终点。

最后,是坚持求真务实,扎扎实实干好工作。“干”字当头、“实”字为先,这既是一种觉悟也是一种境界。我们党员干部就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实在人。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职位有高低,但是能够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抵制腐败,做到管住自己的口,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腿,起到一名党员干部廉洁自律、严于律已的表率作用,就能干出名堂,也能取得组织的信任,得到群众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