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零容忍》专题片心得体会

浏览次数: 作者: 陈新颖 发布时间:2022-09-27

 近日,市供销社机关党委组织大家观看反腐专题片《零容忍》。该片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共分五集,分别为《不负十四亿》《打虎拍蝇》《惩前毖后》《系统施治》《永远在路上》,选取16个典型案例,讲述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故事。在这些案例中不乏副部级领导干部,他们曾是党信任的领导干部,是国家的优秀人才,但因为理想信念缺失,缺乏敬畏之心,贪念之心愈演愈烈,最终走向不归路。通过观看专题片,我有如下感悟。

 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在专题片中,有好几位落马高官,就是因为缺乏理想信念,把人民赋予他的权力当成自己捞钱的工具,把当官当成一种生意。到最后自己都不知道为了什么,“贪腐那么多钱为了什么?”。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乏理想信念导致方向不对,导致浑浑噩噩,最终自食其果。

 二是要心存敬畏之心。敬畏是自律的开端,是行为的界限。保持敬畏之心是必要的“清醒剂”。党员干部思想上要长存敬畏心,敬畏党和人民、敬畏党纪法规、敬畏手中权力。专题片中,有人就是缺少敬畏之心,不敬畏人民,不敬畏法律,在十八大以后依然不收敛不收手,蔑视法律国纪,最终越陷越深。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心存敬畏,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才能在物欲横流的纷繁社会中保持清醒头脑,让自己不管身处何时何地,都可以摆正位置,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不触高压线。

 三是要摒弃侥幸心理。时刻保持警醒,拥有底线意识。有人认为自己退休了就有了保护伞,就已经安全着陆。有人认为做的隐蔽点,就可以规避风险。专题片中很多案例都是亲人之间互相合谋,哥哥或父亲利用手中职权,通过弟弟或儿子的名义进行敛财。殊不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做了违纪违法之事总是要付出代价的。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常存警觉心,不要触底线,不要抱任何侥幸心理,真正做到两袖清风,一心为民。

 四是要筑牢制度笼子。贪腐的前提是拥有公权力。如何运用好公权力,不让公权力成为有些人满足私欲的摇篮,一边要加强思想教育,另一方面要筑牢制度的笼子,织密法律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