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为鉴 警钟长鸣 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 ——观看《零容忍》心得体会

浏览次数: 作者: ​邹凤翔 发布时间:2022-09-27

 贪似火,无制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必滔天。《零容忍》用5集专题片,选取16个典型案例,通过140多名纪检监察干部、有关审查调查对象及涉案人员、干部群众,讲述了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故事。这已经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八部以正风反腐为主题的电视专题片,展现了百年大党坚持自我革命的警世画卷,彰显了我们党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的政治定力,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忠实记录,是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生动注脚。它以案释纪明纪,把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堕落的原因、心路历程剖析得淋漓尽致,令人震撼,发人深思,警示和鞭策我们:

 一、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心存对党纪国法的敬畏,对人民的敬畏,对自己手中权力的敬畏,要时刻提醒自己,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为人民行使的,不能被短暂的利益迷惑了双眼。腐败的官员中不乏像周江勇那样的农家子弟,在组织的培养和自己的努力下,出人头地晋升为领导干部甚至党的高级干部后,抵不住诱惑,追逐名利,慢慢地被权力腐蚀了。也许他们在第一次“做坏事”时会有不同程度的思想斗争,但无一例外被侥幸和贪欲占了上风,等逃过“第一劫”后,就在腐败的泥坑中越陷越深,最终沦为“阶下囚”,将自己置于万劫不复之地。    

 二、要以案为鉴,不要重蹈覆辙。为官者为民,这是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的初衷和宗旨,但是在现实中,总有人越过红线试探国家和人民的容忍度。纪录片中,北京和老家各有上千平米“大院”的秦光荣、家里堆满4000多瓶茅台酒的王晓光、家藏2亿多现金的赖小民、短短3年侵吞6900万元公款的95后张雨杰、制定个人“十五年规划”的孙力军等等,这些前车之鉴的教训不可谓不惨痛,这些贪腐分子的忏悔不可谓不深刻。但人生没有回车键,我们要以反面典型为镜鉴,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冷静清醒,清楚哪些事可为、哪些事不可为,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规定范围内活动,做到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三、要知足常乐,不要奢糜享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纪录片中的党员干部之所以违法违纪,其根源就是把利益看得太重,以至于心态失衡、见富思迁,为寻求不当利益而挺而走险。我们在事业、在为人民服务上要有不知足的追求,但在物质、在金钱、在名利上一定要保持知足常乐之心,要做到不正之风不染、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事不为,在任何情况下都抗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要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要自觉把自己置身于党组织的监督之下,勇于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

 勤政虽疲尤酣,廉政虽清心安。供销社作为党领导下的为农服务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虽然没有法定职能,但并不是法外之地,我们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钱,坚守为农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以“没有完成时”的坚韧和执着,牢记反腐败永远在路上,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