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二十大报告心得体会

浏览次数: 作者: 吴佐捷 发布时间:2022-10-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时代呼唤着我们,人民期待着我们,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深刻领会此讲话之要义,做到以诚正心,以严律己,以情为国,确保自己在前行路上能初心不改,行稳致远。

诚,就是要对党忠诚。唐代文人韩愈说过“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强调政治合格,就是要对党忠诚,挺起理想信念的“主心骨”,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始终做到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样我们就会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对所承担的使命有执着的追求。

那天参观李聚奎将军的故居,在故居前的小广场上,我不禁想,当将军在西征失败千里寻党的路上,一个指北针一件破皮袄一根打狗棍,晓行夜宿孤身一人奔走在西北寒冷的荒原上时,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几十年后会将星闪耀的,那时他要做的只是履行自己入党时的庄严承诺。所以,正是有了忠诚,前行的路上就会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理想信念就不会如同钱塘江的潮水随时间而潮起潮落。

严,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希望同志们“吾日三省吾身”,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他还说过,我们共产党人更应该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

我们在学习观看警示教育片时看到,那些犯错误的领导干部,刚工作时,也是对工作认真、对自己要求严格、做人处事堂堂正正、光明磊落。但随着时间推移,随着职位升迁,地位变高了,权力变大了,他们的思想发生了微妙变化,思想产生了激烈斗争,私欲也随之而生,使命担当已全忘在脑后,自己最终走向了深渊。人生如白马过隙,一路走来,跌宕起伏,同时,世界无奇不有,诱惑随处可在。面对跌宕起伏的人生和五光十色的诱惑,如果我们在前行的路上不严格约束自己,也就会慢慢忘记使命担当,误入歧途,以致半途而废。

情,就是要有家国情怀。诗人臧克家曾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就是因为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

“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50年代初期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之后的第二天,就动身回祖国。回国后,为制造中国的核武器隐姓埋名20多年。当人家问起他值不值得的时候,他的回答是:国家的使命就是我们的方向,使命所在,没有什么不值得的。袁隆平90岁的时候,仍然还在为超级杂交水稻的高产工作在田间。他说,我的使命就是希望中国人的饭碗始终能端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手里。从邓稼先到袁隆平,在他们的前行路上,爱国情怀油然而现。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红军长征的时候,仅有的一床被子还要分一半给当地的老百姓,体现的就是共产党人处处为人民着想的初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党的二十大确定的战略目标,是我辈共产党人的前行方向。要实现这一宏伟愿景,我们唯有做到于国情真意切,于党心无旁骛,于己自我约束,方能在前行的路上矢志不渝、笃行不怠,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