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人的初心

浏览次数: 作者: 刘向伟 发布时间:2019-10-29

纪伯伦在他的散文诗集《先知》中写到:“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审视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太多人奔波于世俗而违背了内心,所以,习总书记的那句“不忘初心”才会触动那么多人的灵魂。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具体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我常常在想,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还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初心?去年,荣获全委微型党课比赛一等奖的李殊在她演讲的《纪检人的初心》中提到,1927年,中共第一届监察委员会应运而生,目的是维护党组织的纯洁、保证革命胜利,她认为,这就是纪检人的初心。是的,我也是这样想的,一代又一代的纪检人,对党的忠诚始终如一,对纪检监察事业的热爱始终如一,纯洁党的队伍、维护党的肌体健康,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始终是我们的初心。

一朝纪检人,终生纪检魂!我想,要永葆初心,守住自己的政治本色,始终做到对党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绝对忠诚。守护好纪检监察干部的初心,我的理解是:

一要有嫉恶如仇的秉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要发扬斗争精神,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定不移,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敢于碰硬,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敢于动硬,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敢于针锋相对,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挑战面前退缩,不拿原则做交易,不在任何压力下吞下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苦果。”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在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的同时,也要有从骨子里发出的嫉恶如仇的秉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坚持原则底线,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同流合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当稻草人、老好人,才不怕得罪人,才敢动真碰硬,才不会前怕狼后怕虎,对违纪违法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聋作哑,听之任之、养痈为患。

二要有视钱财如粪土的价值观。毛主席在《沁园春·长沙》中写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主席把当年的万户侯看成粪土,这是不图名利,蔑视阶级敌人的革命气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公私分明”就是要不踩红线、不越底线,这是第一重境界;“先公后私”就是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是第二重境界;“公而忘私”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是第三重境界;“大公无私”就是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最高境界。这四重境界,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指明了方向,也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中无私我的精神境界。

三要有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的担当和决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该做的事就要做,该得罪的人就得得罪。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严于砺剑、敢于亮剑。

敢不敢、能不能、愿不愿为反腐得罪人,关乎人心向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心向背”视作决定全党前途命运的关键。刑一恶而万民悦,老百姓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反对和打击什么。腐败被老百姓深恶痛绝,我们对待腐败分子就绝不能包庇姑息。正如强国论坛上一位纪检工作人员的自白:“只有对人民爱的深沉,才会愿意去得罪那些老虎苍蝇。”牢牢站稳人民立场,为13亿多人民的福祉,必能坚决打赢这场正义之战。

敢不敢、能不能、愿不愿为反腐得罪人,考验责任担当。既想明哲保身,又不愿愧对百姓,世间无此“双全法”。是怕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还是怕得罪13亿多人民?得罪腐败分子,与小我无关,与一己得失无关,与私人恩怨无关,而是为了捍卫党纪国法,顺应民心民意。秉持这份坦荡和勇毅,才能书写人心的政治,厚植党执政的基础,筑牢人民利益的坚固防线。

敢不敢、能不能、愿不愿为反腐得罪人,淬炼党员初心。面对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如何抉择,最终检验的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不得罪腐败分子,就必然会辜负党、得罪人民。唯有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坚守正道,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才能从根本上与腐败分子势不两立,关键时刻才能严于砺剑、善于挥剑、敢于亮剑。

宁可得罪千百个腐败分子,也绝不辜负13亿多中国人民,这对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党来说,对每一位讲求忠诚、干净、担当的领导干部和纪检监察工作人员来说,都是丝毫没有“中间道路”的必然选择。

四要有责任心。市委书记李荐国同志指出,责任心是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对集体、对家庭的一种负责的态度,是爱心、孝心、良心的综合体现。责任心是立身之本,责任心是为政之要,,责任心是成功之术。领导干部面对工作困难,要百折不挠、锲而不舍,要全身心投入,高标准要求,把公家的事当做自己家的事来办。要在操作层面上,努力把大事做圆满,把小事做精致,把难事做稳妥,把"份内事"做出高水平,把"份外事"做出高境界。责任心关乎党心和民心,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要强化工作责任心,爱岗敬业,勤奋耕耘,为娄底的发展和稳定多作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发展描绘了美好的蓝图。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要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

杨晓渡同志指出,审理部门是纪委监委的“最高法院”,对全案起到监督制约、审核把关的关键作用,是案件高质量的重要保证,我们要确保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考验,就要时刻“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真正贯彻执行好“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这二十四字方针,为领导决策当好助手、参谋。决不放弃原则底线,决不和当事人勾肩搭背,不吃违规的饭,不收违纪的礼,不拿不以之财,任何时候都不因自己收了利而在当事人面前讲不起硬话,挺不直腰杆。绝不因自己的能力不足而错误执纪,让正义之剑蒙尘,要努力做领导放心的把关人,同仁问不倒的不倒翁,时刻准备为纪检监察事业牺牲自己的一切。(市纪委市监委 刘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