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烟火》 一样的情怀
2月6日,由娄底市委宣传部指导,娄底电视台组织拍摄推出的系列视频节目《我家在娄底》,第五集《烟火》新鲜“出炉”,节目通过热气腾腾,“色香味”俱全的画面,带我们感受了娄底特有的家乡风味。新化三合汤、双峰永丰辣酱、涟源杨家滩湘军水火席……家乡的烟火气扑面而来。
家乡风味承载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凝聚着一方水土特有的风土人情,传承着情感和历史。这些看似平凡的乡里味道,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不管身在何方,却能不忘来处,记住归程。这穿越时光的家乡味道,把人们对家乡的依恋融进了烟火味里。家乡的烟火味,是儿时的味道、老家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外婆的味道……是一个人深深刻入记忆基因的味道,是绵绵乡愁的寄托。
对家乡味道的执着,其实是“家乡情怀”的体现。无论我们走多远,成就有多大,惦念的依然是家乡味道。在我们的内心最深处,仍然热切盼望得到家乡烟火味的慰籍。随着社会的发展,岁月的变迁,我们记忆中的很多景物已是时过境迁,难以寻觅曾经的场景。但家乡的味道,却会一直停留在我们的味蕾里,流淌在我们的血脉里。这也就是很多人之所以“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原因,因为我们难以割舍这乡土情怀,忘不了这家乡的烟火味。
家乡的味道总是熟悉而顽固。也正是因为我们执着于家乡的烟火味,我们也乐见家乡的变化,期待它的发展。其实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这种情怀的体现。他笔下“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桃花源,其实就是他寄予家乡发展的美好愿景,而乡民“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又何偿不是陶渊明对家乡味道的神往。小时候,很多家庭条件不好的小伙伴,经常听到长辈的教诲就是要离开这个地方,要走出去。孰不知,长辈所寄予的厚望,其实并不是要我们真的离开,而是希望我们可以更好的归来。
农历正月初五,娄底市举行了2023年“迎老乡 回故乡 建家乡”异地商会新春座谈会,43名异地娄底商会会长及企业家代表围绕回家乡投资兴业、建设“材料谷”、建设美丽家乡共叙乡情,共谋家乡发展大计。之所以有这么多的老乡关心家乡发展,这就是家乡情怀的体现,就如《绿叶对根的情意》所唱“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2022年,娄底引进重大项目112个,其中娄商投资项目占80%,新增注册“湘商回归”企业50家,到位资金243.4亿元。这就是绿叶对根的情意,家乡情怀从来就是建设家乡的原动力。
也许因为人生际遇,我们的成长并未有达到理想的高度,那也没关系,家乡的味道是永远不会变的。哪怕我们满身疲惫,空空的行囊,那故乡的风,故乡的云,同样会召唤我们归来。故乡的烟火味儿一如从前一样地火热升腾,温暖我们的胃和心房。故乡泥土的芬芳可以为我们抹去生活的苦痛和创痕,一碗飘着山胡椒香味的热辣“三合汤”,会让我们元气满满、豪情万丈,鼓足人生的风帆,踏上新的征程。
不一样的烟火,一样的乡情。因为地域不同,个人习惯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每一个人所感受到的烟火味其实都是不一样的,都有自己独特的味觉,独特的记忆。但我们的家乡情怀却是相通的,对故乡的眷恋,对家乡的爱,是每个人不变的情感。乡情难忘,乡土难离。家乡的发展是我们自豪感、获得感、幸福感的基石。家乡的烟火味是凝聚我们“爱家乡,建家乡”的聚合剂,是激发我们“爱家乡,建家乡”行动力的催进剂。让我们豪饮一碗梅山水酒,在推动家乡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娄底的征程中大写我们的家国情怀。
推荐阅读
- 习近平: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 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生动局面
- 【大美娄底】海棠依旧 鸟语花香
- “我是一贯支持民营企业的”——习近平同志关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纪实
- 唐浩然到市直机关工委调研强调:坚决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 市民政局召开2024年度基层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暨2025年党建工作推进会
- 市委老干部局机关党支部开展“崇先进、守纪律、作表率”主题党日活动
- 以高质量机关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2024年度娄底市直单位党组(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议召开 蒋天海出席
- 习近平: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 涟源市古塘乡白竹岭村:党员赋能冬春训 传递温暖谱新篇
- 娄底市直机关工委召开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 习近平在辽宁本溪市考察调研
- 市直机关工委走访慰问因公牺牲党员家庭、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
- 市直机关工委赴帮扶村开展春节前走访慰问
- 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与会同志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