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名师”成为娄底最亮的星
7月6日,娄底“名师育娄”人才峰会举行,400余名知名教育专家、娄底籍教育名人和优秀校友共聚一堂,共商娄底教育大计、发展大计。“名师育娄”行动,是继“名医健娄”行动后,娄底推出的又一人才工程、民生工程,旨在汇聚开发校友名师资源,链接长株潭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人才来娄、教育项目聚娄、教育资源育娄,在全社会形成追逐科学明星、仰望先生名师的鲜明导向,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让教师真正成为广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将教育强市战略推向新的高度。
“名师育娄”是发展之基
娄底自古文教昌盛,向来就有崇文重教、尊师厚学是优良传统,先后孕育出了三国蜀汉名相蒋琬、元朝大学士冯子振、清代“湘学复兴之导师”邓显鹤、清代重臣曾国藩、中共早期卓越领导人蔡和森等杰出英才,成就了“院士之乡”“书画之乡”的美誉。开展“名师育娄”行动,就是进一步突出娄底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构建教育合作新机制,畅通人才流动通道,广揽天下精英,借力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全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夯实高质量发展人才根基,实现教育强市目标的具体举措。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往大里说,只有尊师重教,才能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往小里说,要实现“三高四新”、打造中部地区“材料谷”的美好蓝图,就必须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只有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强市和人才兴市战略,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奋斗目标,才能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形成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与人才保障。
“名师育娄”是动力之源
社会发展,教育先行。近2年来,娄底坚持固本强基,扩增优质教育资源,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31288个,公办义务教育学生人数占比提升到95.23%,增长4.17%。实施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提质行动,2023年度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成绩优异,11项指标的全省最高值区县均在娄底,各项指标远高于全省平均分。职业教育成效显著,获得2023年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2023年以来引进高层次人才221人,研究生学历占76.9%。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华中分中心、廖湘科院士专家服务站等科研院所落户娄底……“名师育娄”的动力引擎日趋强大。
教育盛,则人才辈出、民力丰沛、国体向上;教育衰,则社会浮躁、未来迷茫、振兴乏力。当前,娄底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融入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打造中部地区“材料谷”、全省人才副中心和创新高地等发展战略,对教育发展、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严峻的挑战。必须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名师育娄”就是要让“名师”在娄底展现风采、实现价值、成就梦想,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发展,培育技术攻关带头人,组建产业升级先锋队,打造娄底发展主力军,成为娄底发展的动力之源。
目前,娄底现代教育体系日益完备,各阶段教育能力水平不断提升,“高水平阅读教育”经验更是获全国推介。随着“名师育娄”工程的推进,必然会推动娄底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让“名师”成为娄底最亮的星,就一定能够把娄底建设成为名师汇聚、人才济济的发展宝地,为娄底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让“名师”的光彩成为娄底最生动最迷人的星光,就一定会让娄底的今天和未来璀璨于发展的星空。
推荐阅读
- 习近平: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 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生动局面
- 【大美娄底】海棠依旧 鸟语花香
- “我是一贯支持民营企业的”——习近平同志关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纪实
- 唐浩然到市直机关工委调研强调:坚决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 市民政局召开2024年度基层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暨2025年党建工作推进会
- 市委老干部局机关党支部开展“崇先进、守纪律、作表率”主题党日活动
- 以高质量机关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2024年度娄底市直单位党组(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议召开 蒋天海出席
- 习近平: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 涟源市古塘乡白竹岭村:党员赋能冬春训 传递温暖谱新篇
- 娄底市直机关工委召开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 习近平在辽宁本溪市考察调研
- 市直机关工委走访慰问因公牺牲党员家庭、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
- 市直机关工委赴帮扶村开展春节前走访慰问
- 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与会同志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