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基层党员干部是关键
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涤荡了党风政风,凝聚了党心民心。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本质是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通过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风”顽疾,重建党群血肉联系。既是“不可为”的纪律红线,更是“必须为”的行动指南。
党的根基深植于人民,血脉源自人民。对于身处服务群众最前沿的基层党员干部而言,深刻把握八项规定精神实质,并将其转化为改进作风、服务群众的自觉行动,不仅是提升党性修养、改进工作成效的要求,更是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绝非简单的行为禁令清单,其内涵丰富,是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靡浪费、坚持廉洁从政、倡导务实作风的有机统一体。基层党员干部作为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其作风与作为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与执政根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于基层党员干部而言,需从认知深化、行为转化与制度固化三个方向持续发力,使其融入日常工作,成为自然而然的习惯。
思想层面,要深刻认识到八项规定精神是铁规矩、硬杠杠,关乎党心民心,甚至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要以学筑基,实现从“知道”到“悟道”的认知飞跃。以廉立身,筑牢从“敬畏”到“坚守”的纪律防线。基层干部身处惠民资金、项目审批等关键一线,更应扎紧制度的篱笆,主动公开权力运行流程,自查廉政风险点,对管理服务对象的宴请、礼品馈赠保持高度警惕,形成“条件反射式”的拒绝意识。
行动是最好的表态,要以干践行,推动从“被动”到“主动”的服务革新。变“会场”为“现场”,减少不必要的会议,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地调研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变“坐诊”为“出诊”,主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变“痕绩”为“实绩”,摒弃形式主义的痕迹管理,注重工作的实际效果和群众的满意度。
以制固本,构建从“治标”到“治本”的长效机制。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巩固已有成果,就必须推动实践创新向制度规范转化。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技术赋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繁琐流程。精简不必要的文件、会议和检查,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为群众办实事。
党的根基在于人民,力量源于优良作风。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实践中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至关重要。堤溃蚁穴,气泄针芒。基层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关乎人心向背。落实八项规定精神需要以“善禁者”的自觉,在百姓关注的细微之处彰显担当,在持之以恒的坚守中锤炼党性。唯有让每一个基层“细胞”都充满活力,八项规定精神才能在“最后一公里”焕发出磅礴的生命力,筑起坚不可摧的民心长城,汇聚起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最深厚伟力。
推荐阅读
- 习近平同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会谈
- 筑牢家庭廉洁防线——娄底城管支队召开家属助廉座谈会
- 第一观察丨总书记对海洋强国建设的战略指引
- 涟源市湖泉镇:“四心赋能”强根基 “五学联动”促提升
- 青春正扬帆 廉洁把方向 娄底日报社注重培养新时代青年队伍
- 习近平会见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
- 习近平:坚定信心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 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 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素能,娄底120名机关党务干部5天3地“集中充电”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会谈
- 娄底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书记素能提升暨党员教育示范培训班开班
- 市直机关工委举办2025年市直机关纪检干部业务培训班
- 以青年之声汇聚青春力量——市直机关工委、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接待服务中心、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举办第一期“娄直·青视角”活动
- 习近平向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峰会发表致辞
- 习近平会见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
- 习近平抵达吉隆坡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